各地春节的特色美食
关于各地春节的特色美食
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过年传统,当然,每个地区也都有当地专属的特色美食,这些都是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准备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地春节的特色美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地春节美食
1、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西北: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3、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4、东北: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5、北京: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的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节期间的食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6、豫南: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7、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山东:面塑王国
山东是个吃面食的大省,虽然沿海一带越来越富裕,但是过年蒸面食、吃面食的习惯,一直没改变。山东面食是以糯米面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纹模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浙江: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饺子煮面
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盖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食,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还不发大财?
广西:粽子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重庆:梅菜扣肉
重庆:“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北京:蜜供、沙琪玛
老北京的“零食”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琪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东北:饺子
“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饺子。东北人也不例外。东北人性格豪爽,年夜饭也来得大气,通常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就显得不“地道”、不“东北”。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等等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上海: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江西: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福建: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西藏:古突
藏历新年,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用酥油和面粉制作的油果子。油果子的形象千奇百怪。同时,每家还要准备一个叫“切玛”的木制彩色五谷斗,装满糌粑、麦粒、蚕豆、人参果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鸡冠花、日月牌等,并点缀上小块酥油。炸好的“卡赛”和做好的“切玛”当作供品放在神像面前。到了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户户团团围坐吃一顿“面疙瘩宴”,藏语叫做“古突”。这些面疙瘩被包上了诸如石子、羊毛、木炭、辣椒等多种蕴含不同意义的东西,无论吃到哪种东西总会给家人带来一阵欢笑。
除夕食俗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是很典型的。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谱音。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守岁时包。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除夕夜,江苏各地农村家家“画米囤”,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过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作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
;春节特色小吃春节传统特色美食有哪些
1、饺子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该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财运。
2、饺子煮面
河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会吃饺子煮面,名为“金丝穿元宝”。除夕晚上饺子煮熟了捞着吃,称为“捞元宝”。
3、年糕
早期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比如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红/白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谐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的期望。
4、面条
福建部分地区年初一早上要吃面条(多为线面),寓意“长长久久”。
5、鱼
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余”。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6、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7、汤圆
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取其团圆、圆满、甜美之意。扬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上海人年初一早饭也是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有财有势。
8、鸡
“无鸡不成宴”是广东人的口头禅,广东、香港一带过年一定要吃鸡,鸡与吉发音相似,代表生活吉祥如意。湖北人过年则是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吃鸡骨头则表示“出人头地”。
9、糍粑
湖南湘西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腊月二十,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过节也有吃糍粑的习惯。
10、粽子
广西壮族人过年有吃年粽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几天壮家人都要包粽子或买粽子,初一、初二有客人来一定要吃粽子。
11、生菜
广东人过年还要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寓意来年兴旺发财。
春节特色美食有哪些呢春节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饺子: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2、油角:是广州家常小吃的一种,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成蔬菜即可。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糍粑: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煎堆: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由于流行于广东地区,因此也是广东油器的一种。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5、年糕: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另有老北京传统老字号以“年糕钱”为名。
春节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节特色美食如下:
1、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是春节十大传统美食之一。
2、饺子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也可煎、炸,吃法多样,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3、汤圆
在我国南方地区,习惯在除夕的时候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因其圆润的外形,有团圆的寓意。
4、春卷
春卷又叫做春饼,是春节有名的传统美食之一。
5、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我国广东、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传统习俗,带有浓厚的家乡气息。
6、鸡肉
年夜饭餐桌上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鸡”,很多地方都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因为“鸡”字,通“吉”字,象征“万事当吉头”。
7、鱼肉
春节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鱼,因为“鱼”谐音“余”,代表着有盈余,年夜饭上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8、馄饨
馄饨作为中国民间传统面食,是过年必吃的十种美食之一。制作馄饨时,先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香味浓郁,味道沁人心脾,馅料十足,皮薄好吃。
9、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麻球等,是由糯米粉做的,分为空心和实心两种。
10、八宝饭
八宝饭是以糯米为主,配上各种谷物、坚果、果干等制成,是南方年夜饭餐桌上常吃的美食,是春节传统的美食。
全国各地过年美食有哪些
春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也有很多的习俗,当然也有很多的美食,不同的地方过年美食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全国各地过年美食有哪些吧
1.北京吃豆儿酱
在北京人的年饭里,豆儿酱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菜,这道菜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是家喻户晓的。它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清爽可口,用来佐酒开胃,再合适不过了!
2.广东吃蚝豉、生菜
广东人过年的时候,不但饭菜品类丰富,而且还非常有讲头。一家人吃团年饭前要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可以开饭。饭桌一般有鸡,寓意吉祥,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蚝豉意思是好市、生菜寓意着生财,等以求吉利。广东有的地方在吃团年饭时,若有新婚夫妇,会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
3.香港吃盆菜
香港过年首选是盆菜,盆菜象征着团聚和盆满钵满。盆菜也是香港元朗围村的地方风味特色菜,有着合家团圆,满堂吉庆的美好寓意,再加上盆菜盘满钵满的形态,尽显繁荣兴旺之寓意。
4.广西吃翘连
翘连是一种油炸品,是用普通的大米与糯米,磨成粉然后再加糖加水,揉成长条状后油炸而成的一种食物。翘连的外型独特,看似花又似莲,好看又好吃,玉林人春节必备的年货之一。翘连寓意连连不断的福,吃了翘连在新的一年中福气不断、幸福又吉祥。
5.浙江吃松糕
松糕是浙江的一道非常特色传统小吃,该小吃非常松软香甜,美味可口,举世闻名。它主要是用粳米为原料,经过蒸制而成的糕类的小吃,浙江的老百姓在每年的大年二十五都会炊松糕,以祈求来年高升。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国各地过年美食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所以很多美食大家都不会很熟悉。而且这些美食都是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做,所以非常具有年味,增加了节日的氛围,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所在的地方都有哪些美食呢?
春节吃什么好呢?各地过年传统美食大盘点
春节历来都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辞旧迎新,总是特别热闹,特别温馨。年夜饭无疑是每年除夕的重头戏,也是在外面打拼了一年的游子的期待。那么春节吃什么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面,我和你一起盘点一下春节的传统美食。
一、春节的传统美食
1.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2.年糕
春节吃什么?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汤圆
汤圆起源于宋朝,据传,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4.鱼
春节吃什么?“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尤其是大年三十晚吃年饭,老百姓更离不开鱼。“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物,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情结。
二、春节各地的传统美食
1.山东:面塑王国
山东是个吃面食的大省,虽然沿海一带越来越富裕,但是过年蒸面食、吃面食的习惯,一直没改变。山东面食是以糯米面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纹模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2.河南:饺子煮面
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盖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食,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还不发大财?
3.广西:粽子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子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
4.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春节吃什么?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5.重庆:梅菜扣肉
重庆:“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6.北京:蜜供、沙琪玛
春节吃什么?老北京的“零食”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琪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7.上海:豆芽
春节吃什么呢?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8.江西: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9.福建: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10.西藏:古突
春节吃什么?藏历新年,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用酥油和面粉制作的油果子。油果子的形象千奇百怪。同时,每家还要准备一个叫“切玛”的木制彩色五谷斗,装满糌粑、麦粒、蚕豆、人参果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鸡冠花、日月牌等,并点缀上小块酥油。炸好的“卡赛”和做好的“切玛”当作供品放在神像面前。到了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户户团团围坐吃一顿“面疙瘩宴”,藏语叫做“古突”。这些面疙瘩被包上了诸如石子、羊毛、木炭、辣椒等多种蕴含不同意义的东西,无论吃到哪种东西总会给家人带来一阵欢笑。
各地过年特色美食介绍
1.北方的年俗,正月二十吃春卷。春卷是将春节期间剩余的菜肴用面卷起来,油煎后非常美味。
2.北京人吃春饼时更讲究搭配炒菜,通常会炒韭黄、粉丝、菠菜等切丝的蔬菜,称为和菜,然后卷着春饼吃。此外,还有春饼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的吃法,讲究从头吃到尾,称为“有头有尾”。
3.东北地区的民俗是在腊七腊八时节吃粘豆包,以防止下巴冻掉。粘豆包是东北人过冬的特色美食,现在也受到许多农家饭庄的欢迎。
4.广州人春节期间喜欢购买腊味作为年货,腊味品种繁多,包括腊肠、腊肉、形象肉脯、酱封肉等。这些腊味采用太阳能干燥技术制作,具有天然生晒、衣脆肉嫩、色泽鲜明、甘香可口的特点,深受顾客喜爱。
5.江苏人在春节期间有蒸过年馒头的习惯。当地春节期间有送“点红馒头”的习俗,因此春节期间蒸馒头生意红火。
6.江西赣南地区的风俗是在春节期间打黄元米馃,这种米馃是明朝时期的贡品,制作过程中体现了赣南客家民俗的重要形式,同时也营造了团结协作的氛围。
7.南京人在春节期间有吃元宵的传统,从大年初一开始,市民会吃元宵直到元宵节。南京夫子庙的“老太元宵”以其传统手工制作而闻名,每天需要制作大量元宵以满足市场需求。
8.山东省日照市春节期间有蒸花馍的习俗。春节期间,村民们会聚在一起蒸花馍,为新春佳节增添节日气氛。花馍既可以用来敬神祭祖,也可以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
9.山东省阳谷县春节期间有制作花糕的风俗。这种花糕以白面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将面擀成小饼,包上红枣,形成枣塔,寓意生活蒸蒸日上。
10.山西临汾春节期间也有吃春卷的习俗。春卷是用剩余菜肴和面油煎而成的美食,当地人说:“吃了春卷,就算过完了年,明天就可出门干活挣钱了。”
11.新疆地区春节期间会制作馓子,以备节日期间款待客人和馈赠亲友。
12.浙江台州地区春节期间有挂“长寿面”的习俗。当地居民会利用山村特产番薯,制作成粗面,称为绿豆面或“长寿面”,这种面颜色略绿,不易折断,深受人们喜爱。
13.郑州地区在农历小年有吃灶糖的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有“送灶爷”的习俗,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希望灶王爷在天上多说好话,来年给家里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