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ZBLOG!

懒得做宝宝辅食那怎么办

美食菜谱 15℃ 0

娃第一口辅食怎么加?牢记“铁强化”!避开三大坑,养出健康娃

娃的第一口辅食,应该怎么加?老母亲一定要牢记“铁强化”三个字。但是,在这之前,需要明白的两件事:

给这位宝妈的建议是:先买一个鸭嘴杯,让孩子完成吞咽的动作,然后再给孩子买吸管杯。等到孩子自己熟练、熟悉了之后,再考虑给孩子添加辅食。

其实,这位妈妈就忽视了一个问题。对于小宝宝来说,从吃奶的吸吮动作,到喝水的吞咽动作,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别看感觉是简单的,但其实还是需要锻炼和引导的。所以,在添加辅食之前,家长一定要确定一件事:孩子已经会吞咽。

如果不会的话,建议用水引导,不要用辅食引导。因为,再稀的辅食也比水要大,更加不利于宝宝吞咽,甚至还会引起宝宝反感和拒绝的情绪。

有很多宝妈在辅食上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孩子可以吃辅食了,就代表可以吃饭了。所以,多喂些辅食,就可以代替吃奶了。其实,宝宝饿了的话,妈妈要先喂奶,而不是先喂辅食。这个顺序,一定不要弄错。

如果喂养顺序弄错了的话,宝宝会一直处于一个“吃不饱”的状态,会一直哭泣。而家长也会发现,孩子生长速度缓慢。

在辅食喂养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进食量不足”。“进食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不足”,一种是“相对不足”。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家长一定要在制作辅食的时候,要调整一下方法。通常,是从两方面去调整。

明白了这两件事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怎么加?这里需要家长们牢记“铁强化”这三个字。辅食添加的原则常用的有3个,如下: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添加第一口辅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记住“铁强化”三个字。对于第一口辅食,可以是“铁强化”米粉也可以是红肉泥,关键是“富铁的泥糊状”食物。当然,“铁强化”米粉对妈妈来说更为方便。但是,也有的宝宝是不吃米粉的。因为有的妈妈反映,孩子吃米粉的话,会便秘。所以,她们就会放弃米粉。

当宝宝开始吃第一口辅食之后,妈妈就一定要记得尽快、尽早让宝宝尝试其他食物。这样,喂养起来才更方便。这就需要妈妈们了解,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

在为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跟宝宝的月龄相适用。宝宝通常是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宝宝,4个月就已经长牙了,医生也建议添加辅食。而有的宝宝,8个月才开始添加。这个,没有标准,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来。但是,在添加辅食的时候,还是要参照宝宝的月龄。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看牙。

因为,辅食要把握性状,这样才有利于宝宝消化和吸收。各个月龄添加的辅食,以6月龄为标准,分享一份辅食添加清单。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每次只新增一种食物。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消化的问题。如果宝宝在吃这些食物没有消化或者便秘问题出现的话,3~4天之后,妈妈们再尝试增加食物。千万要记得:循序渐进。

除了“循序渐进”,妈妈们要注意辅食的“黑名单”食材。这些食材,不要给宝宝吃,分别是:盐、糖、蜂蜜、坚果、果汁、菜水、米汤和稀粥、成人食物。

特别注意的是“盐”和“成人食物”,宝宝一定要坚持:1岁以内不加盐,3岁以内“少盐”的育儿方法。3岁之后,再吃“成人食物”,而且要用水涮一下。

喂养宝宝食物的时候,要把握的一个食物原则就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举个例子来说,很多家长喂养宝宝的顺序是这样的:米糊粥软饭。

之所以这样喂养宝宝,一方面是考虑到宝宝的牙齿,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宝宝的吞咽和咀嚼能力。

在宝宝没有牙齿之前,就选稀的,等到宝宝长出牙齿以后,就选颗粒的。颗粒的食物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牙齿生长,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掌握了辅食添加的原则之后,家长们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辅食那些“坑”。其中,有三个坑是家长们最容易踩的,分别是:

有一个说法是:如果食物是热的状态的话,不要直接放进冰箱。这样的话,食物容易坏,对冰箱也不好。所以,在保存辅食的时候,很多妈妈也是这样的做法。通常,都是把辅食放凉之后再放冰箱。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隐藏的坑。那就是,辅食在放凉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感染细菌。如果放凉之后再放入冰箱的话,细菌可能长得更快。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将刚做好的辅食放入有盖的容器,直接盖上盖子,稍微放凉(高于室温状态),再放入冰箱保存。如果是放冷藏室(4以下),最好在12天内吃完哦。

在给宝宝吃肉的时候,通常有两个想法。一是怕宝宝太早吃肉的话,容易喂馋了。等到以后的话,宝宝就爱挑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宝宝咬不动,怕损害牙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宝宝4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时,就可以适量吃肉了。之所以强调给宝宝吃肉,有两个原因:

如果宝宝吃肉困难的话,家长们可以把这些肉加工成“肉泥”。这样的话,宝宝吃起来就会变得容易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宝宝的辅食一定要“清淡”。但是,很多家长也发现,自己的孩子属于“重口味”。所以,家长就很纠结。一方面是宝宝爱吃的,一方面是宝宝不能吃的,应该怎么选择呢?这里强调一下:6个月以上的宝宝,是可以吃油的。要符合月龄、控制量:1岁前,推荐每天摄入油010g,12岁推荐每天摄入油515g。

在选择食用油的时候,特别推荐的是富含α-亚麻酸的油。另外,成人食用的富含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的油,也是可以选择的。

宝宝辅食添加,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据说,现在相亲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婆婆有两个特点:一是识字,一是年轻。之所以相亲还要选“婆婆”,就是因为在育儿的时候,希望婆婆可以科学带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辅食”。不管是什么学历的妈妈,在“辅食”添加这块,都会买书。特别推荐的是33万妈妈都爱的科普医生刘长伟的《辅食每周吃什么》。

刘长伟老师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注册营养师,是儿童营养方面的专家。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

这本书,张思莱奶奶也推荐了。首先专业度方面是不用怀疑的,最值得推荐的是因为这套书中的辅食,都是根据刘老师的经验来选择和推荐制作的。

关于辅食添加的原则、误区、坑、方法等,在这套书中,刘长伟老师都做了一一说明。即便是新手妈妈的话,也可以轻松上手。

这是一本辅食添加的书籍,也是一本辅食的科普书。掌握了基础的知识和原则之后,妈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自己去调整,也不用担心再入坑。

如果懒得学习的话,就照着食谱做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宝宝不爱吃,想自己创新。那就看看科普知识,自己调整。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辅食的问题错综复杂,而且涉及很多专业方面的问题。如果从视频学的话,很零碎。所以,还是建议看看书。

一般的小孩都是先会爬,再会走,为什么有的小孩先会走路不会爬?

一般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是基于大多数儿童的情况,也就是均值,就像我们体检时候说的标准线一样。实际上,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这几个阶段的成长时间也不同。

我的宝宝是二个月的时候翻身,五个月的时候能坐,七个月的时候能滚,没有爬,一岁六个月的时候学会走路。

我家宝宝没有爬,然后比较晚才学会走路的情况,给我的感触很深,这里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后来的宝妈宝爸们可以借鉴一下。

一、我家宝宝在爬的阶段,我和宝宝爸爸没有训练她爬,加上冬天穿得多,宝宝长得胖,她自己也不愿意爬,因此错过了爬的阶段。由此引发后期平衡感差,走路慢,说话也慢。

在宝宝能爬的时候,宝爸宝妈们最好能拿个能发声音的小玩具或者其他宝宝感兴趣的东西,多引导她爬。

二、辅食添加得晚,导致宝宝腿脚发育变硬慢,影响爬和走路。一般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就需要大量添加辅食,当时我家宝宝不愿吃辅食,且我母乳奶量够,所以就晚了两个月才添加的辅食。

三、没有经过爬直接站立走的孩子,会在一些平衡感要求高的运动方面有缺失,三岁之前通过专门训练,可以纠正和扭转。

这个情况是我和孩子爸爸咨询过很多专家和医生得到的建议,在她两岁的时候报了早教班,专门训练后现在宝宝平衡感已经上来了,在一些平衡运动中表现不错。

民间有句流行的小念词:“三翻六坐九爬爬”,意思是小孩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9个月会爬。这句俗语描述的是婴儿几个大动作的发育时间,其实这几个时间点只是一个平均的数值,并不是每一个婴儿的动作发育都精确地遵循这个时间。

每个人都有个体上的差别,婴儿也是一样。比如有的宝宝七八个月就会爬了,有的宝宝则十个月以后才开始学会爬行,甚至没有经过爬行的阶段,直接就站起来走路了。

我朋友家的小孩就是个例子,一直不会爬,两口子想了各种办法,还是学不会,最后一岁多直接就走路了。爸爸担心儿子长大后平衡能力不好,从小就带着各种体育运动,小伙子现在非常聪明健康,滑冰游泳打球样样都行。

没有经过爬行阶段的小孩,以后的运动平衡能力可能会比较弱一些,但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改善的。比如我刚才讲的例子,爸爸有意引导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孩子虽然没有经过爬行,但长大后也不存在身体平衡和动作协调方面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到了该爬的时候没有爬,最好先到医院做一下身体检查,因为有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会造成婴儿在运动方面的障碍,但这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婴儿都是非常健康的。

“三翻、六坐、九爬,一岁学步走”按照婴儿的生长规律,确实应该先爬行,再学走路,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已经跨过了爬行期,直接就学会了走路,等到感统失调的时候,再返回来练习爬行,已经为时晚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宝宝在学走路之前就根本不会爬。

1.家长的过度呵护,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很多宝宝一出生就“众星捧月”,正所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宝宝开始有意识的爬行时,会表现出费力、哭闹的情形,家长们就开始心疼,赶紧抱起来,时间一长,宝宝觉得当然是被抱着舒服了,慢慢的就放弃了爬行。

2.自身力量不足,前期俯趴不够

当宝宝两个月时,就可以抬头了,千万不要小看抬头动作的训练,宝宝俯趴时才会抬头,每天按时训练宝宝俯趴,可增加宝宝的肢体力量,为后期翻身、爬行做准备。有的家长没有锻炼宝宝俯趴的意识,任由宝宝自己发展,大动作得不到锻炼,导致最后爬行四肢力量不足,影响宝宝爬行能力。

3.衣物厚重影响爬行

有的宝宝到了爬行的月份刚好是冬季,为了保暖,家长给宝宝穿的衣服又厚又重,这样非常影响宝宝爬行,四肢被束缚的紧紧的,别说爬行了,连坐着都困难。

4.老人干预,影响宝宝爬行

老人年纪大总觉得地板凉,怕宝宝在地上爬行会着凉,对腿部发育不好,以此为由,阻碍宝宝爬行,有些老人觉得地板不干净,到处都是细菌,干脆就不让宝宝爬行,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宝宝根本没有爬行的机会。

总之,宝宝不会爬行,究其原因还是人为干预造成的,穿的太多、锻炼太少、怕着凉、怕细菌等等,宝宝生活的环境不可能是无菌的,家长们不要过度紧张,影响宝宝爬行若造成感统失调,后悔都来不及。

其实,多爬行对宝宝的好处太多了,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宝宝爬行。

宝宝在爬行之前,只能依靠大人的力量去移动,当宝宝学会自己爬行后,可以自己去拿到想要的玩具,自己到达想去的地方,视野开阔了,宝宝是愿意爬行的。

专家指出,宝宝一生应该爬行800小时,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

那么如果孩子没有经历爬行期,直接学走路,会有什么影响?最常见的就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是什么,说白了,感统失调就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配合度差,会造成运动能力差、学习能力滞后、性格胆小、易怒、多动,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方向感缺失等方方面面。

有调查发现,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90%都不会爬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法:“会爬的宝宝比会走的聪明”,就是因为多爬行的宝宝大脑得到了锻炼,其肢体协调性会比不会爬行的宝宝好许多。

当宝宝5到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为爬行做准备了。

1.什么是正确的爬行姿势

当宝宝在熟练进行翻身之后,就到达了学习爬行的起点,这时大多数的宝宝会以自己的腹部为支撑,然后四肢不规则的蠕动,这种爬行姿势在刚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吃力,所以,宝妈们要帮助宝宝锻炼双手的支撑力量,逐步锻炼用双手支撑身体。

匍匐爬是宝宝肚子紧贴在地面,用上肢的力量来支撑身体爬行,然后逐渐增强下肢的力量,如果宝宝爬行感到吃力,家长可以后面推宝宝的脚,帮助其爬行,大部分宝宝刚开始爬行就选择的这个姿势。

宝宝的四肢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身体去爬行,就像熊在走路的姿势,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的屁股还会一扭一扭的。大多数宝宝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使用的就是小熊爬,这种爬行的姿势会给宝宝将来的站立和走路打下基础。

有的宝宝开始爬行是倒着爬的,这时家长不要阻挠,不管宝宝用哪种方式爬行,只要动起来,就是好的开始,家长要多鼓励,当宝宝爬行困难时,家长要帮助宝宝进行爬行。

2.如何帮助宝宝爬行

用一块长毛巾或者毯子,让宝宝俯趴在地上或床上,把毛巾放在宝宝胸前,将宝宝上半身抬起,腹部离地,四肢着地,这样可以帮助宝宝练习爬行的姿势。

将宝宝俯趴在地上,这时宝宝的腿部弯曲,但仍然不会爬行,这时家长要在宝宝后方,用手推宝宝的脚,一步一步促进宝宝向前爬行。

有的宝宝开始爬行的时候是倒退着爬,这是因为宝宝的足底缺乏力量,宝妈们可以用枕头或者自己的手,放在宝宝脚部,当宝宝后退时,踩到枕头借力一蹬就向前进了,这会让宝宝明白,原来脚部用力可以向前进,多试几次,宝宝自然而然就会向前爬行了。

4.增加宝宝爬行的乐趣

  当宝宝坐着时,是不动的,这时候需要家长引导宝宝,由坐着的姿势变成俯卧位。可以选择一样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前方不远处(宝宝可以俯卧够着的位置),慢慢引导宝宝趴下,虽然是小小的一个动作,但是它是宝宝爬行的前奏,宝宝在爬行之前,能自己趴着够着喜欢的玩具,就算是胜利。当宝宝熟练之后,可把玩具放在宝宝身体的左侧、右侧、后方,只要宝宝看见了,就会想办法俯身去拿。

  家中有游泳圈或者呼啦圈的话,可以放置在宝宝前面,妈妈扶好,把圈口当作洞口爬过去。每成功一次,妈妈都要进行鼓励。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爬行,增加爬行的乐趣。

把宝宝平时爱吃的食物放在宝宝面前不远处,诱惑宝宝爬行,当宝宝成功爬行一小步时,要把食物奖励给宝宝,这样也会激励宝宝,收获爬行的快乐。

总之,要想让宝宝更好的站立、走路,就要加强爬行训练,宝宝爬行好比建楼,地基牢固,楼房才能越建越高,不要怕地板脏、不要怕身体凉,父母要身体力行帮助宝宝度过关键的爬行期,宝宝以后才能更好的学习走路。

一般的小孩都是先爬行才会走,为什么有的小孩会走不会爬?这个问题应该问带孩子的家长!按照婴儿大动作的发育指导,确实应该先学会爬行才会直立行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宝宝是先学会走再返回来学习爬,或者干脆不学爬。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在行走之前不会爬!

1.家长抱的太多,不给婴儿锻炼的机会:

很多家长随时都把宝宝抱在怀里,宝宝没有机会自己去学习爬行,当然就不会爬。或者宝宝因为刚开始练习爬行不适应就哭闹,一哭,就被家长抱起来安慰。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依赖思想。比起爬行,当然是被抱着更舒服!

2.穿太多,妨碍爬行练习,导致对爬行失去兴趣:

按照婴儿大动作的发展标准,一般在7~8个月左右开始爬行,但是有的婴儿在7月—8月时正处在寒冷的冬季,为了保暖穿得很厚很厚。这样的装备非常不利于练习爬行,所以常常孩子趴不到一分钟就不愿意了,更不要说爬行。

3.家长教走路太早,导致宝宝不愿意再爬:

问一下已经直立行走几十年的你,现在愿意爬行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学会了走,谁还想爬啊!走着多方便啊,范围也大,简直比爬行好太多!都会走了,干嘛要去爬??会走路的宝宝也是这么想的!

4.俯趴不够,婴儿练习爬行的自身肌肉条件达不到:

如果俯趴练习不到位,背部、颈部、四肢肌肉群发育达不到要求,四肢撑不起自己的身体,那么他就无法爬行。

懒得做宝宝辅食那怎么办

在宝宝学会爬行之前,宝宝的活动范围都受限。一但开始爬行,他的活动面积就会增大很多!而且爬行会带来很多乐趣。

有科学研究指出,每个婴儿应该爬行足够500个小时。爬行不够的孩子,以后的生活活动中会出现身体平衡感较差、手脚大脑不能更好的协调、可能会出现很多家长担心的统感失调!

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对婴儿进行了“悬崖试验”,他们搭建一个类似于旅游景点的玻璃景观台和玻璃栈道一样的“悬崖”,让婴儿们爬过去。

刚开始爬行的孩子会义无反顾的前进,而已经爬行几周的宝宝则会在“悬崖”边徘徊,不愿意前行。由此可见宝宝爬行时不仅是四肢协调,同时大脑也在思考。

这样的游戏我家小猪也是,刚开始不知道哪里是床边,一个劲继续爬。一周以后知道“床边”,不会继续往前了。而且他爬行足够多后,站立是自己摸索会的,我完全没有帮忙!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让我们的宝宝学会爬行,并且爬得足够多。

大运动发展行遵循“一早二学三不教”,即:早俯趴、学翻身、学爬行、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那么针对婴儿就很有必要对他进行爬行训练!

1.怎么样是爬行

正常的爬行姿势:用手掌和小腿(双脚跪着)支撑地面,然后交叉向前移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爬行姿势:

不管宝宝出现什么样的爬行姿势,只要宝宝愿意挪动自己,就是很好的开始!

不同的爬行姿势使用到的肌肉群不一样,所以即便都是爬行,带给孩子的效果和体验也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有问题,只是爬行练习的时间不够而已。

2.如何进行爬行训练

①多俯趴:宝宝应尽早开始俯趴训练,让其背部、颈部、手部等肌肉群早日得到锻炼。如果宝宝肌肉发展不到位,宝宝的四肢撑不起自己的身体,就无法爬行。就会出现很多人口中的“学早了!”

②和宝宝一起爬行:婴儿一出生看到的都是直立行走的人,也就不知道怎么样才是爬行啊。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爬行,在宝宝面前爬行,用行动告诉宝宝正确的爬行姿势是什么样。虽然宝宝不会说也不会表达,但是你要相信婴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同时还能增强宝宝的安全感,爬行的时候觉得更有趣。

3.适当帮宝宝爬行锻炼:

4.练习爬行时的几个小游戏

当宝宝在爬行的时候,我可以和他一起爬行,让他看到正确的发型姿势。

①在宝宝的正前方放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引诱宝宝向前爬行去拿玩具。

当宝宝开始爬行时,他会懂得判断“距离”,即:哪些玩具是可以爬一点就可以轻松拿到,哪些物品是太远了,懒得爬过去拿。所以放置玩具时不要放的太远,以免宝宝失去耐心,不愿意往前爬。

②在宝宝的正前方放一面镜子或者用手机打开摄像头让宝宝看到自己。

宝宝会15个月左右时才知道镜子里是谁,尽管现在还不认识里面的人,但是他会发现镜子的人和自己做同样的动作,能笑能哭,很好玩。会有爬过去抓住他的动力!

③食物引诱,像逗小猫小狗一样逗宝宝

爬行期间的宝宝已经在开始吃辅食,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用食物引诱宝宝向前爬。把食物切成条状拿在手里,告诉宝宝:过来有吃的。引诱宝宝向你爬过来获取食物。

总之让宝宝早日发现爬行有多好玩,宝宝就会爱上爬行!爬行到位后,宝宝自己就能够站立。所以,和宝宝一起爬吧!

感谢阅读!

会爬而且爬行时间较长的孩子协调性更好……在孩子到了应该要爬的月份,要让孩子多爬……不然过了这个时期,就不会了……

我儿子六个月会坐以后没多久就开始爬,有个同事的女儿比我儿子大三个月,就是七八个月的时候没有学爬,后来都不会爬,直接站了,站了以后就学走路……她女儿就明显走路没有我儿子稳,动作灵活协调性也没那么好……

一般来说,先会爬的宝宝,学走路就稍慢些,不会爬的宝宝,开步学走就早些。没有科学证明不会爬的宝宝就不聪明,宝宝到了学爬的阶段,不会爬的宝宝会以另外种方法代替爬的.

不用担心孩子会走了以后不会爬,我儿子就是先会走后会爬,我儿子怎么启发他爬,都不学(我陪他一起爬)。

首先等孩子能慢慢的扶着墙站起来,我们就从孩子身后抓起孩子的两只小手,慢慢的给孩子一个向前倾斜的力让孩子慢慢的学会迈步(家长站在孩子身后,一只小手给他一个手指),从两只手慢慢变成抓一只手。几天时间后,一个大人在离孩子一米左右,另一人在孩子身后让孩子抓着大人手指前行,去找前面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最好是母亲)。再过几天两个家长面对面让孩子扶着家长的胳膊走,从爸爸处走到妈妈处。走几次慢慢增加距离,记得要表扬宝贝。我儿子从11个月开始,十一个半月就能独立行走了。

儿子有三个小伙伴每个孩子之间出生差半个月,整天在一块玩,最小的十个月就可以独立走路了。我总结就是要有小朋友给示范才有用。

我儿大概十六个月左右才回爬,所以宝爸宝妈们别着急。

爬行是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进步,是婴儿期最重要的感觉综合练习,能够促使前庭和小脑发育、腰部的肌肉发育;也能促使脊柱延长,从而使身体长高;还能促使骨骼强壮,为以后锻炼耐力打下基础,因此对宝宝的发育十分重要。

有的宝宝比较早就会爬,有的宝宝很晚了才会爬,但无论早晚,爸爸妈妈都要把爬作为训练的重点。

用我家两个孩子的例子说说吧!

大女儿小时候就是没有爬直接走路的,二女儿就跟大家差不多,学会爬了之后再学走路的,然后我对比了下两个孩子的养育模式,才发现孩子没学会爬就走路的原因,是学步车导致的。

大女儿那时候刚会坐,爷爷就买了台学步车送她,然后我们也就把孩子放学步车里,就这样孩子就没什么机会自己在地上活动了,自然就没锻炼到爬的能力,后来孩子到了学走路阶段,她直接在学步车里学了走路。

二女儿那时候就没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送人了,然后我也全职在家里带孩子,所以见证了孩子从爬到走。我女儿一开始是自己坐着玩,然后自己能够慢慢挪动时,就知道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到最后她能够扶着门框或者桌椅站起来,就这样学会从爬到走路。

不过,有的孩子不是因为学步车不爬就走路的,就是突然有一天妈妈们发现,宝宝还没怎么爬就走路了,这其实是个体发育情况,对将来发育没什么影响的,家长不用担心。

宝宝学爬大概在8个月左右,刚开始的时候宝宝爬有三个阶段,也就是有的宝宝是向后爬;有的宝宝原地打转;有的匍匐前进,这都是爬的一个过程。等宝宝的四肢协调的非常好以后,就可以立起来用手来爬了。

宝宝从满7个月就进入了爬行的敏感期,这时候就应该每天适当的锻炼宝宝爬行,如果宝宝胆小不敢爬的话,爸爸妈妈可以用自己的手掌心抵住宝宝的脚,施加一点推力,让宝宝在后面阻力的作用下,向前爬行。

宝宝满8个月后,能够坐的稳稳当当了,这时候他们可以在坐着时自己趴下或者躺下,而不再被动的倒下,也开始能够自己向前爬,但四肢运动还不协调,仍然会用肚子匍匐前进。

宝宝满10个月后就能迅速爬行了,也能够自己站起来,如果大人拉着宝宝的小手,他们也能够走上几步。而宝宝一旦站起来过,他们就会总想着站起来,然后就慢慢的不爱爬行了,而是更专注于站和走。

所以,想让宝宝发育一步一步的进阶,就不要过早的让宝宝坐学步车,也不要过早的让宝宝学站立和走路,要不然宝宝就不爱爬行了。

我家的就是先会走路,后面才爬的。

我觉得首先这和宝宝性格有关。

我家宝宝,天生洁癖一样。地上铺的黑垫子,他以为是脏东西,不愿意站上面。会站的时候,把他放台阶上,他都不肯站,嫌脏。放到干净的地方就愿意找。小时候胖他爬。他爬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一根头发或者什么,就不愿意再爬了。

还有,就是孩子属于天生安静的类型。一般不太会爬上爬下。属于文静的类型。动的少,爬的少。

其次,我觉得是大人抱的多了。

大人一直抱着,小孩自然不喜欢爬。我家老人就喜欢抱。总是抱。这样孩子怎么会得到锻炼呢。

我觉得,不管是爬还是走,都是一种行为动作罢了。不管哪种方式先后,都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先会走的孩子,后面照样会爬。会爬的孩子,不见得走路就快。没太大意义。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这个不是奇怪的现象,比方说有的小孩在学爬的时候是冬季,或者家里人多,这个抱那个抱的,错过了学习爬的时期,再大点就直接进入走啦!

宝宝辅食核桃的做法、怎么做

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辅食对宝宝来说起着均衡营养的作用,所以辅食的搭配很重要。核桃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还能补脑,促进脑部发育,所以很多妈妈都喜欢夹碎核桃用核桃仁来给宝宝做辅食,有的妈妈懒得夹碎就直接买核桃仁也是可以的。那核桃仁怎么做婴儿辅食呢?下面就介绍几款宝宝核桃辅食的做法吧。

一、核桃露

食材:核桃仁几个,配方奶适量

做法:

先将核桃仁放入搅拌机打碎成泥,再倒入适量配方奶搅拌几下即可。

二、核桃芝麻糊

食材:熟黑芝麻、核桃仁、糯米各适量,大米稍多一点

做法:

1、将大米、糯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个小时;

2、小火起锅,将浸泡好后两种米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翻炒至微干,再加入核桃仁炒至完全干;

3、将炒好的大米、糯米、核桃仁和熟芝麻倒入破壁机等辅食工具中打成粉;

4、在锅中加适量水烧开,然后加入适量核桃芝麻粉搅拌均匀,煮到浓稠即可,剩下的粉可装罐密封保存。

三、核桃仁粥

食材:核桃仁三四颗,大米适量

做法:

1、先将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半熟;

2、把核桃仁切成粉末状,然后加入粥中继续熬煮至粘稠即可。

四、核桃芝麻小米粥

食材:小米适量,黑芝麻约10g,核桃仁3、4颗左右

做法:

懒得做宝宝辅食那怎么办

1、将小米洗净浸泡约半个小时,把黑芝麻和核桃仁一起捣烂成泥;

2、在锅中加水烧开,放入泡好的小米煮开,然后再加入捣好的黑芝麻、核桃仁熬煮成粥即可。

以上就是一些核桃辅食食谱了,想用核桃给宝宝做辅食的妈妈赶紧行动起来吧。

为什么有的宝妈带孩子总喊累,变得很邋遢?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想说几句,因为昨天同事刚好说到这个。

我产假的时候就是自己带孩子,而且什么都不耽误。每天早上起来后,先收拾屋子,然后吃饭,接着刷完,完事之后就开始忙孩子。给她洗澡,洗衣服,陪她玩,出去遛弯,有时候还做饭,真是什么都不耽误,也没觉得怎么样,反而觉得自己带孩子更好。我自己还能给孩子理发。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同事说了她家的外甥闺女。比我的孩子小几个月,同事去了她家里三次,每次都是先给她收拾床铺,看到她的被子,孩子的被子拧在一起,屋里也乱糟糟的。

同事说她收拾一下自己的床也行啊,她说累,喂孩子也累,反正是整个人都邋遢了。

同事就说我了,说我也是自己带孩子,也好好的。

要说累,带孩子肯定不如一个人玩自由,但是有了孩子我们照样可以美美哒,挤一挤总是会有时间的。

其实,现代的妈妈有各种各样现代化设备的帮助,所以累都是相对意义上的说法。洗衣服可以用洗衣机,宝宝可以用尿不湿,奶粉都是一罐罐的,很多新手妈妈觉得累是心累和没有规划管控自己生活的累。

心累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很多男人不理解新手妈咪的心情,总认为自己在外边累了一天,认为老婆就是带孩子做饭,能累到哪去,连句贴心话都不给老婆说。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件事情,别人都是认可鼓励你,你的精神和效率都会成倍增加,而且越做越有兴致,如果旁人总是指责挑毛病,再好的事情也会没心思完成了。

记得有个新闻说,一位老公回家嚷妻子,你不就是带个孩子吗?还带不好?老婆二话没说,转身出去就跳了楼。

不就是带个孩子吗?你带带试试!

不会管控合理规划时间的累

特别是有个智能手机时代,往往孩子睡觉之后,就想刷刷手机,看看有什么新闻,有什么八卦,有什么优惠信息,一刷就能刷出去2小时。我自身的经验也是,刷手机绝对是浪费时间的利器。

其实孩子睡觉时,妈妈完全可以规划一下自己一天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把紧急必要的事情先列出来,做好了,其他可有可无的事情放在其次,有主有次,自然时间就多起来了。

很多人因为做了妈妈逆袭成育儿专家,出书做自媒体,写作,就像写哈利波特的那位妈妈,也是因为做了单亲妈妈后,日子特别清贫,她每天去咖啡馆点一杯咖啡,在那里写上一天,最后写出了鸿篇巨制。

所以,妈妈们,你们可以,即使全世界抛弃了你,你也要学会爱自己,做一个“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儿让你高攀不起”的自强妈咪。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见过当妈当成婆婆的妈,也见过当妈还是小姑娘一样的妈,都是妈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妈妈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妈妈的性格是由自己你父母遗传的,而自己生的孩子的性格却是由自己和老公遗传的。

如果妈妈自己是慢性子却嫁了一个急性子,而自己做事都是慢吞吞的,生的孩子却遗传了爸爸的那种急性子,一饿就是哭得晕天暗地,日月无光,而妈妈还在慢吞吞的洗手,准备。那就真的是一场灾难了。

孩子三岁前最依恋的人一般就是妈妈,吃喝拉撒睡都要由妈妈来承担,妈妈自己只要把自己的需求放一边先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对于妈妈来说是可以牺牲自己而成全这个小不点的。

宝宝一般三种气质类型:天使宝宝(好吃好睡,生活规律)慢性子宝宝(做事吃东西都慢人一拍)高需求的魔鬼宝宝(动辄就哭)

其中一种就是高需求的宝宝,一点点不满足就会哭,闹着的孩子,白天不好好喝奶,晚上不好好睡觉,这孩子生来就是折磨自己的妈妈的。如果遇上一个也是精力充沛的妈妈那还好一些。如果遇上一个一天没睡到十个小时都觉得自己没睡够的妈妈,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想一想,一天最大的盼头就是孩子如何时候可以睡了,我也跟着睡一下,那就是天天在家都装着睡衣,脸也不用洗了,头也不用梳了,反正都是想着随时进行睡眠状态的。

当然也是宝宝生下来就是疼妈妈的,吃睡都很规律,让妈妈带娃带得红光满面,气色红润的。

所以妈妈带娃累不累,是不是邋遢,要看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娃,如果两人不太匹配,那就真的是累,如果两人很合拍,那就是娃和妈都养得很好的也大有人在。

问这个问题的肯定不是宝妈,要么是男人,要么是没生过宝宝的!带孩子有不累的宝妈吗?我虽然没有经常喊累,但是确实很累的!宝宝晚上要醒好几次,要吃奶,白天要吃辅食,陪宝宝玩,洗衣服等等,变得邋遢也很正常啊,在家抱宝宝肯定穿的比较宽松舒适,我经常就是洗洗脸刷刷牙,不化妆,不梳头的,你出门就懒得打扮,不邋遢的宝妈可能不用带宝宝吧

我就是那个带孩子总喊累,变得很很邋遢的孩儿她妈。这真不是开玩笑。我公公有八姐妹,过节聚在一起就讨论我如何懒家里如何乱也不打扮自己,邋遢得不像个人。

当时我哭了。就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我是对的只是她们不懂我。我累死累活却没人理解我。

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陪伴是最重要的,家里收不收拾什么的真心无所谓。所以,只要她醒了我都陪着她。

坐月子倒有婆婆帮我做饭和洗孩子衣服,也没觉得怎么。之后婆婆回老家了,就我一个人,还得照管老公的生活。反正只要孩子醒着,我就让她趴着,拿书给她看,绘声绘色的讲给她听。要么就给她唱儿歌,每次唱五首。陪她讲话,陪她玩玩具。等她大点,陪她乱画,陪她到处探索。

就是不收家。我不愿意整天背着孩子,觉得那样束缚了她,所以只能自己陪着。

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我闺女七个半月会爬,之后到处探索,翻抽屉,爬餐桌,各种,一岁零十天就走了,一开始走就没扶过,都是她一个人走,没有过渡期,一开始走就很稳,平衡感很好。四个月无意识喊爸爸妈妈,还录了视频。一岁一个月所有两个字的词语都会讲。自己看见就说。叫人也从不是你让她叫什么就叫什么,而是自己想了知道要叫什么合适。就算整句她不会表达,也会想办法比划表演给你看。一岁四个月能自己吃饭了,特爱看书,总会自己拿来让你读。

你看,虽然让她自己探索会带来很多麻烦。家里乱,衣服脏。但我觉得那给了她一种能力,让她敢于自己去尝试一切事情,有自己的主见。

有失有得吧。

带孩子也可以不累,就看你怎么带了。

看到这个问题毫不犹豫的点进来了,我家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对于这件事我是过来人。

当年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时候请了月嫂。于是整个月子里宝宝都是月嫂帮忙带的,我主要就是好好休息。要满月的时候原本计划在继续请月嫂的,可是想想孩子早晚还是需要自己带,还是尽快自己适应吧。然后从满月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带孩子了。

那个月真的特别困难,给宝宝换尿不湿手忙脚乱,特别是她不愿意自己在床上睡觉,需要你一直抱着睡。那个月真的特别的累,并且自己也没有时间打扮自己,每天脸都没有时间去洗。我记得曾经有三天都没有洗脸,第四天脸实在难受才抽空洗了个脸。家里老人也不会带小孩,只能自己慢慢的摸索。

后来,也是带娃有了自己的小心得,然后也学会了安排时间,就不觉得带娃累了。

所以有些妈妈总觉得带娃类我分析了一下:

1、有的宝宝的确比较好动,需要耗费大人很多精力照顾,所以会觉得累。但是这种宝宝也有办法解决,可以借助一些玩具啊或者孩子大点了可以让他多活动,消耗他的体力,这样他睡觉什么的都会比较快。

2、妈妈一定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可以安排自己比宝宝早半个小时起床,收拾自己的妆容。然后提前安排好一天的计划,带宝宝去哪里玩,吃什么,看什么书,几点睡觉之类的。一般只要合理安排时间了就不会觉得累。

每个孩子不一样,所以妈妈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习性安排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妈妈就不会觉得累,同时自己也不会变得邋遢。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新手妈妈的焦虑和糟粕

初为人母的焦虑不用说,也能想象,孩子出一点点状况就不知所措,在各大搜索引擎或者妈妈群里咨询。这些事情要用什么时间去做。那一定是宝宝睡着的时间。抱着手机顺带转转淘宝购购物,还没看出来个结果,宝宝就醒了,那么肯定就没有时间休息和做其他家务了。相信我,刷手机真的是特别浪费时间的事情。

合理利用各种工具带孩子

在宝宝还不会坐起来的时候,我家的婴儿床会推来推去,当时白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带宝宝,我白天就把婴儿床挪到客厅,不管是做家务还是做饭我都把他放到我可以看到的位置。后来宝宝会坐了,就不满足于带在婴儿床里,只要醒了就想让大人抱着,我就把他用腰凳绑在自己身上,然后干一些能做的家务。比如收拾收拾桌子、收收衣服、洗完之类的。

做好时间管理就会变得轻松

我家宝宝在小月龄的时候晚上睡得比较晚,都要10点半左右,所以相应的他起的也晚。因为半夜喂奶的原因,我也起不了太早。所以一般我都是7:30左右起床。然后给自己洗漱做个早饭,然后澡准备一下自己午饭的食材,米也洗好放到电饭锅里,电压力锅炖上汤。9:30左右我家宝宝就睡醒了。然后吃奶、穿衣服、擦脸、做做抚触。然后,如果他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我会把他放到小床上,一边擦地一边逗他。擦完地就陪着他玩。中午11点给他喂奶睡觉,我家宝宝这觉一般就是一个小时。他睡着,我就做饭吃饭。因为材料是早上准备好的,所以连做带吃一个小时足矣。就算没吃完他醒了,一般刚醒的时候情绪都比较好,我还可以接着吃。然后就是陪玩时间。下午3点之前一般他就又睡了,这觉睡的会久一点。我会先做点家务或者准备下晚饭的材料或者给孩子洗几件衣服,然后躺下跟孩子一起睡一会,不想睡就看会电视。晚上孩子爸爸回来,会跟我一起给孩子洗澡,有时还会帮忙洗孩子的衣服。

没亲身带过孩子的人永远不知道妈妈带孩子有多累,看了我两个朋友的经历,结合我自己的情况,真心觉得说带娃不累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带孩子累,首先累在身体。

朋友A说,生了个孩子,才知道自己是女超人。生完宝宝的头两月,她产后体虚,盗汗,宝宝每隔2小时要喂奶一次,期间还要换尿不湿、挤奶……虽然有家人帮忙,那也仅限于白天,到了晚上,一切都靠自己,能不累么?那段时间,补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哪有空收拾自己?

带孩子累,其次累在心理。

朋友B说,她生完孩子差点抑郁了。她家里有个强势的婆婆,甩手掌柜一样的丈夫。孩子一哭,婆婆就说是她没喂饱孩子,孩子一闹,他爸爸就说快哄哄,她发火:“你就不能帮我哄哄吗?”他却振振有词:“孩子只听你的,只要你哄!”所以感觉孩子就是她一个人的,带娃的过程感觉孤立无援,特别无助。

我的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基本都是我自己带的,如果不是有婆婆帮忙,估计我家里也会乱成一锅粥,根本无暇收拾。所以,请善待一下那些因为有了娃变得邋遢的妈妈吧,爱美之人,人皆有之,她们只是没有时间和心思收拾自己。

有些妈妈有了孩子以后,就一点都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情,无论做什么都在旁边帮忙,或者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就在旁边盯着。当一个女人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孩子身上,操心各种事情,当然会很累,然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形象,自然就会变得邋遢。

我邻居,家有一个三岁的女宝。她每天带孩子,带到现在整个人都特别焦躁。我仔细观察过,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01:她家孩子特别爱哭,一点小事,想要吃什么东西,不给,哭;想要去哪里,不让去,哭。孩子一哭,她就特别烦躁,然后头痛欲裂。

02:她家孩子从来不会自己一个人玩。无论玩什么,都一定要妈妈陪着,妈妈不能离开视线一秒钟。即使她在做饭,孩子也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陪着她。

03:特别爱看电视,她妈妈如果不想陪她玩,就给打开个电视。连吃饭的时候,都要有个pad在面前。所以,这个孩子无比地依赖她的妈妈以及她的动画片。

这样,她妈妈就会非常的累。内心焦躁不安,不能平静地面对孩子。遇到一点小事,都可能让她焦虑直至发火。

如果全职带娃的妈妈真心非常疲累,这个时候,需要家人的帮助。你可以坦诚地告诉他们,我需要帮忙带一下孩子,让我休息一会儿。这个时候,你可以去看会儿书,出去走走,喝个下午茶之类的,能让你身心愉悦,特别放松。

说到底,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只有你从内心得到了满足充满了幸福感,你才能把这些传递给你的家人,你的孩子。

辅食虾滑的做法

用料?

虾??四只??

鸡蛋??半只??

淀粉??适量??

宝宝辅食-虾滑的做法?

虾去皮去虾线,用姜片腌一下,我每次腌虾都会接小半碗的水,然后再放入姜片,这样姜水可以完全去掉虾的腥味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因为我只用了四只虾,所以也懒得用搅拌机了,就直接用刀剁了,尽量剁的细腻一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因为我用的虾比较少,所以只放了蛋黄,怕液体太多,会稀,如果虾多的话,也可以放整颗鸡蛋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根据虾泥的稀稠程度加入淀粉,稀了多放点,稠了少放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稀稠差不多成这样的程度,用筷子顺时针的搅拌,搅拌时间越长,虾滑越Q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种方法,第一种:把虾泥放入保鲜袋中,剪一个小口,然后烧一锅水,待水沸后,挤入虾泥,按照自己喜欢的大小,用筷子截断就可以了。

第二种:用勺子挖一块,放入沸水里。

第三种:手湿水,自己团成丸子,然后扔沸水里

以上待全部下完之后,煮两分钟,飘起来即可

因为水实在太烫,所以来不及拍图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煮好的虾滑特别的Q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王小样一口吃几颗没问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将虾滑作为手指食物,给王小样一颗一颗的捏着吃,可以锻炼他的手指精细程度

89个月宝宝辅食有时候多放了一点盐和鸡精会怎么样

宝宝1岁以内时不应该在他的辅食里放盐,因为可能会伤害他的肾。食盐是厨房中必备的东西,在做菜品的时候,可以不放任何调味料,但是食盐是必须要放的,否则菜品就没有任何味道。有的家庭在做菜的时候,懒得单独给婴儿单做,婴儿也会吃含有盐分的食物。

食盐的成分其实就是钠元素,而钠元素是需要经过肾脏过滤代谢的。而婴儿的肾脏还在继续发育,代谢功能非常的弱,如果宝妈过早给婴儿吃盐,那会对婴儿的肾脏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一岁之前的婴儿,肾脏还不具备代谢钠元素的能力,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肾衰竭。

过早给婴儿吃盐不只是会伤害婴儿的肾脏健康,对婴儿的呼吸道也会造成伤害。因为大量的摄入食盐之后,会抑制唾液分泌,唾液分泌的少了,那婴儿口腔中抑制病菌的溶酶菌就会减。婴儿的抵抗力本来就弱,这种情况下就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建议宝妈在婴儿一岁之后,再开始在辅食中放盐。如果过早给婴儿吃盐,还容易导致婴儿缺钙缺锌。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婴儿营养不良,从而引发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