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美食及习俗盘点
1、美食:
(1)水饺
常言道“好吃饺子不过瘾”,在北方人的血脉中,“饺子”是奔腾的“动脉”。水饺有很多吉利的寓意,水饺象征团聚欢庆;同时也表示辞旧迎新;另外,饺子与中国古代用金子和银钱铸造的“元宝”相似,吃饺子就有“财源滚滚”的寓意。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饺子边聊天,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才是今天人们依然珍惜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2)油角
油角食是广州家常小吃中的一种,各地口味不同,所用的原料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甜的,有的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的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蔬菜即可。广东过年,油角不能少。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2、习俗:
(1)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2)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3)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
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春节的传统美食及寓意过年的传统食物有什么
1、饺子:在北方,饺子是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它们又称为娇耳或交子,象征着新旧交替。除夕夜吃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饺子外形酷似元宝,因此在春节期间食用,也象征着“招财进宝”。
2、鱼:春节的饮食讲究吉祥寓意,鱼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在一些地方,鱼是留到最后一道不吃的,象征着“年年有余”。选择年夜饭中的鱼也有讲究,鲢鱼代表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象征大吉大利,鲑鱼则寓意富贵有余。
3、年糕:苏州人为了纪念伍子胥,春节时会制作年糕。后来,这一习俗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不同地区的年糕各有特色,如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的芋艿年糕和红白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的谐音是“年高”,它不仅是春节的应景食品,也寄托了人们对“年年高”的期望。
4、汤圆:四川地区的大年初一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被称为“元宝”,吃汤圆则是“得元宝”,寓意着团圆和圆满。扬州人新年第一天的早餐吃四喜汤圆,象征着事事如意和家庭团圆;上海人则年初一早餐吃汤圆,寓意着圆满和富有。
5、馄饨:在江苏靖江,无论是招待客人、节日庆祝还是婚礼等喜庆场合,都必不可少馄饨。除夕早晨,家庭开始包馄饨,从年三十持续到正月十五。馄饨搭配酒,寓意着“馄饨就酒,越吃越有”,表达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6、腊味:广东、四川、湖南等地有春节吃腊味的传统习俗。由于腊味的腌制需要较长时间,通常在大雪节气后开始准备。腊味包括腊肉、腊肠、腊鱼、腊猪头等,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在过去生活困难、物资匮乏的时期,人们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春节食物的谐音上。因此,春节期间吃腊肠寓意着“常吃常有”。
春节的传统美食及寓意
1、饺子
在北方的年夜饭桌上,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一道大宴美食。饺子,又名娇耳、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除夕守岁吃饺子,意为“更岁交子”。此外,饺子外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2、鱼
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余”。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3、年糕
早起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比如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红、白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谐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的期望。
4、汤圆
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取其团圆、圆满、甜美之意。扬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上海人年初一早饭也是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有财有势。
5、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6、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我国广东、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传统习俗。因为腊味腌制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一般在每年大雪节气后就开始准备。腊肉、腊肠、腊鱼、腊猪头等,色美味香,令人垂涎。旧时生活艰苦,物质短缺,人们便把美好的心愿寓意到谐音的过年食物上,所以春节吃腊肠寓意“常吃常有”。
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新年第一餐有什么讲究?
春节,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美食自然不可或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春节都有哪些美食习俗。
一、中国人的年夜饭有什么讲究
1.全家人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2.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
3.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二、除夕家宴菜肴各地特色
各地家宴菜肴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北京、天津的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三、各地除夕家宴必备菜及其吉祥含义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菜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四、新年第一餐各地习俗
新年第一餐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贺岁新年发财”。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莲子、花生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线,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菜。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意“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四川除夕时,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新年传统美食新年传统美食有哪些
饺子、油角、糍粑、汤圆、春卷、煎堆、年糕等。
1、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2、油角
油角是广州家常小吃的一种,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成蔬菜即可。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5、春卷
春卷是过年时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有迎春喜庆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
6、煎堆
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由于流行于广东地区,因此也是广东油器的一种。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
7、年糕
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另有老北京传统老字号以“年糕钱”为名。
新年传统文化有哪些
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祭祖: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新年传统小吃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春节之时,准备几样小菜,烙上一叠薄薄的小饼,这味道不仅仅是美食,还包含着新年的美好味道。
汤圆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
春节的传统美食及寓意
1.饺子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该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财运。
2.年糕
早期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年糕谐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的期望。
3.鱼
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鱼寓意“年年有余”,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4.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煮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
5.汤圆
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取其团圆、圆满、甜美之意。
春节的传统美食及寓意2
1.过年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
2.过年吃鸡寓意有者散计。除夕一桌丰盛的团年饭桌上,自然少不了鸡。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在许多地方开席时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鸡,因为寓意吉利。
3.过年吃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4.过年吃煎堆寓意金银满屋。对于广东人来说,过年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5.过年吃樟茶鸭寓意齐齐整整。四川人认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子齐齐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的,体现“全”的概念。
春节的传统美食及寓意3
1.砂糖橘过年期间,正是砂糖橘卖得最火热的时候,除了这个时期的砂糖橘比较时令的原因之外,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过年吃砂糖有吉祥的寓意。
2.苹果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苹果永远都是一种吉祥的水果,也是特别适合过年期间摆上桌的一种水果。
3.樱桃西红柿樱桃西红柿也是过年期间比较时令的一种水果,柿与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
4.橙子橙子作为一种适合春节期间摆上桌的水果,主要寓意了“功成名就”、“心想事成”。
5.甘蔗甘蔗作为一种最普通的水果品种能够入选,主要是因为甘蔗寓意了全家日子“节节高升”,寓意了在外打拼的子女“步步高升”。
6.鲜桂圆过年期间,桂圆是必摆的水果品种之一,寓意了全家“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吃什么14种美食大盘点
大年初一,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食俗,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美好愿景。以下为14种大年初一的传统美食:
1.饺子:山东等地在大年初一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2.五福粥:部分地区会在大年初一食用包含芋艿、白米、红枣、豆腐、豇豆的粥,寓意五福临门。
3.年糕:湖南人春节第一餐吃年糕,寓意每年都会更好,年糕的黄色和白色象征着黄金和白银,寓意新年发财。
4.鸡汤:湖北部分地区在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着平安和健康。家中主要劳动力吃鸡爪,寓意抓财;年轻学子吃鸡翅,寓意展翅高飞;当家人吃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
5.鸡蛋:荆州、沙市等地第一餐吃鸡蛋,寓意实在和吉祥。
6.饺子和鱼: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吃饺子和鱼,寓意交好运和年年有余。
7.万年粮: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吃足够三天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
8.腐圆:潮州一带第一餐吃由米粉和油炸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
9.甜食:广西壮桥雹隐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美好。
10.面条:福建闽南人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
11.春盘: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12.生萝卜:安徽部分地方第一餐每人吃生萝卜,名为咬春,寓意除病防邪,新年吉祥。
13.金丝穿元宝:关中、河南部分地方第一餐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寓意财富进门。
14.长年菜: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的芥菜,寓意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大年初一的饮食习俗不仅美味可口,更富含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